前级音量控制器对高品质音响系统的影响
2022-01-27 09:31:37 1987次浏览
音量控制是功率放大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80年代里风光过的几款专用于音量控制的直流音调IC。其中以TA8184性能;LM1036音质也不错,但左右声道平衡不佳,相差可能达到2db。由于这些直流音调IC带有高低音调节功能,它们的输出信号峰峰值虽然可以达到8V,但输入信号峰峰值只允许达到3V。而从CD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经常超过6V峰峰值,超过4V峰峰值的音频信号更加频繁。当把CD机输出的音频信号直接输入这些直流音调IC中时,幅度稍大的信号就会出现削波。为防止信号削波,必须先将CD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衰减10db才能输入直流音调IC中,然后再对直流音调IC输出的信号进行相应放大,结果是使整机信噪比下降10db。虽然TA8184和LM1036自身的信噪比可以达到80db,但在经过先衰减信号再放大信号的处理后,整机的信噪比多只能达到70db。
在高品质音响系统中,音量调节器的信噪比如果不够高,播放效果将受到明显地损害。普通电位器由于电阻膜片空间面积较大,很容易产生感应噪声。当把电位器旋到两端时,电位器产生的感应噪声较小。当把电位器旋到中间常用位置上时,电位器产生的感应噪声。实验证明,使用普通电位器做音量调节,在把电位器屏蔽起来,直接把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加到电位器上时,整机信噪比仅能够达到60db。想要降低电位器产生的感应噪声,只能使用低噪声放大电路将信号源输出的音频信号先放大十几倍,再将它加到电位器上。这样做的难点是,前置低噪声放大电路必需使用高达±40V的工作电压才能在不发生信号被削波的情况下提高整机信噪比。由于加在电位器上的音频信号幅度被放大了10倍,在电位器上产生的热损耗也将增大100倍,必须改用由若干个金属膜电阻串联构成的非连续调节的特制电位器来调节音量。这种特制音量电位器产生的热噪声比普通电位器产生的热噪声要低得多,但信噪比也仅能达到85db,很难超过90db。
所幸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外已经有多家电子公司生产出新一代音量调节专用IC。它是将一系列微型电阻串联集成在IC内部,通过集成在IC内部的电子开关实现触点切换。由于集成在IC内部的微型电阻体积非常小,几乎不产生外部感应噪声,这些音量调节专用IC的信噪比都能超过90db,非线性失真不大于0.01%,输入、输出信号的峰峰值都能达到IC电源电压值。以音量调节专用芯片TC9235或SC9153来说,工作电压取为单9V或双±5V时,输入、输出信号的峰峰值可达9.3V或10.3V,信噪比不低于100db。必须采用这种性能更优良的专用音量调节芯片来制作前级音量控制器,才能使电子分频音响系统发挥出表现。此外,对多个信号源的输入切换也要采用电子开关器件来实现。如果使用继电器来切换信号源,在喇叭播放响度很高的低音时,继电器触头会发生抖动使输入信号瞬间断开形成很难受的声音阻断现象!
实际使用证明,采用CD4051、CD4052、CD4053系列电子模拟开关来切换信号源可获得不低于100dB的信噪比,信号输入、输出范围都允许达到10V峰峰值,而它们引入的非线性失真约为0.2%,低于人耳分辨能力。电子模拟开关的传输响应频率高达40兆,传输音频信号毫无问题。不够好之处是通道隔离度只有40dB,同一芯片上的几个通道之间存在串音。在不使用的信号源实际被停用的一般情况下,通道隔离度不够高并不会影响使用。如果对通道隔离度有特别的高要求,可让每个信号源先各用一个模拟开关芯片做通断控制,再用另一个模拟开关芯片进行同步切换,从而使信号源之间的隔离度超过90dB。同一个信号源的左右声道实际不需要很高的隔离度,40dB已经足够。如果也要提高要求,只需将左右声道分别用两套相同的模拟开关芯片进行重复制作即可。
在音响系统的三个主要评价指标中,信噪比排在首位,其次是失真指标、然后才是带宽指标。高品质hi-Fi音响的信噪比不得低于75dB。信噪比低于65dB就属于低档音响,电脑多媒体音响对信噪比的要求仅为50dB~65dB。所以,切莫以为多媒体音响在电路里使用了级前有源滤波器,就等同于Hi-Fi电子分频音响系统。
-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又称D类)。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正负两个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输出元件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即停止输出)的
-
功放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放声。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功放,是各类音响器材中的一个家族,其作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的重放。由于考虑功
-
移频功放广泛应用于高档多媒体电教室、培训室,小型会议室或其他简单扩声场合,话筒可直接接入移频功放,还能有效抑制话筒对音箱产生的啸叫,并且支持背景音乐接入进行扩声。按功放输出级放大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单端放大器的输出级
-
移频功放广泛应用于高档多媒体电教室、培训室,小型会议室或其他简单扩声场合,话筒可直接接入移频功放,还能有效抑制话筒对音箱产生的啸叫,并且支持背景音乐接入进行扩声。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
-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大体包含:1、声源设备:(列如:DVD、CD、MP3、MP4、电脑、手机、麦克风等声源输出设备)2、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压限器、效果器、调音台、音频处理器、均衡器等音频信号处理设备)3、
-
音响系统很重要的一样设备是音箱,音箱一般由喇叭单元和箱体组成。喇叭单元作为发声的部件,箱体做为喇叭单元的补充起到修正声音的作用。喇叭单元的发声原理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
-
移频功放除了普通功放的放大信号驱动扬声器扩声的功能外,还能有效的抑制现场啸叫,保证语音的传输质量,即使在环境较差的场合,也能极大限度地抑制回啸,保护音响设备不会因啸叫而烧坏。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
-
失真度低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移频功放除了普通功放的放大信号驱动扬声器扩声的功能
-
抖晃率小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作用, 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必要求像模拟记录中那样的精密机械系统。适应性强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 各种处理都可作为数值运算来进行, 并可不改变硬件, 仅用软件操作, 便于
-
失真度低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功放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
-
信噪比高数字音响记录形式是二进制码, 重放时只需判断“0”或“1”。因此, 记录媒介的噪声对重放信号的信噪比几乎没有影响。而模拟音响记录形式是连续的声音信号,在录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磁带噪声的影响,要叠加在声音信号上而使音质变差,尽管在模拟音
-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又称D类)。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正负两个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输出元件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即停止输出)的
-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大体包含:1、声源设备:(列如:DVD、CD、MP3、MP4、电脑、手机、麦克风等声源输出设备)2、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压限器、效果器、调音台、音频处理器、均衡器等音频信号处理设备)3、
-
音响特指电器设备组合发出声音的一套音频系统。音响系统大体包含:1、声源设备:(列如:DVD、CD、MP3、MP4、电脑、手机、麦克风等声源输出设备)2、音频信号动态处理设备(压限器、效果器、调音台、音频处理器、均衡器等音频信号处理设备)3、
-
失真度低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
-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又称D类)。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正负两个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输出元件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即停止输出)的
-
按功放输出级放大元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端放大器和推挽放大器。单端放大器的输出级由一只放大元件(或多只元件但并联成一组)完成对信号正负两个半周的放大。单端放大机器只能采取甲类工作状态。按功能按功能不同,可以前置放大器(又称前级)、功率放大器(
-
音响系统很重要的一样设备是音箱,音箱一般由喇叭单元和箱体组成。喇叭单元作为发声的部件,箱体做为喇叭单元的补充起到修正声音的作用。喇叭单元的发声原理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
-
按功能按功能不同,可以前置放大器(又称前级)、功率放大器(又称后级)与合并式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用于增强信号功率以驱动音箱发声的一种电子装置。不带信号源选择、音量控制等附属功能的功率放大器称为后级。功放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输出功率,频率
-
直观检查法坚持的是先简后繁的一种原则,它先通过观、听、闻、触对机器进行大致的检查,然后发现其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可以看出来,这个方法对处理简单明显的故障是便捷有效的。它一般适用在外部旋钮、开关、连接线等容易看出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在使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