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公司:
    • 上海影视功放音响维修网
    • 联系:
    • 张先生
    • 手机:
    • 13386109536
    • 地址:
    • 上海全市(各区上门服务)
本站共被浏览过 5317637 次
用户名:
密    码:
公司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详细信息

几种常用的音箱摆位方法

2022-12-21 03:32:44    520次浏览

音响的摆放位置对家庭的空间音响效果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买回中意的音箱后,很多朋友会感觉到效果没有在商家试音室里听到的那么好,甚至会觉根本就是换了一套音箱。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白:音箱与聆听空间是一体的,声音的各种表现都是在音箱与聆听空间二者的互动中产生。因此无论您的居室空间条件是如何,应该都能够找到一种适合该空间的音箱摆法来取得的效果。下面就是收集整理的一些在典型居室空间中的七中音箱摆法说明,为了让您能更直观地理解,特地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一、轴线内侧法

摆法:首先将音箱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长度之间,然後分别将音箱尽量靠侧墙,如果房间太宽的话则不一定要紧靠侧墙。音箱的向内角度要大于45度以上,聆听位置要在两个音箱的投射角交叉线交点之后约0.5-1公尺之间。

效果:如果你的听因环境复杂,什么吸音不对称、个房三尖八角、房间太细长,而你的音箱的声音高音尖锐、中音瘦、低音又不够的话,以下这个“轴线内侧法”相信会帮到你啦。

二、正三角形法

摆法:个条件是音箱要离开后墙(至少要有1公尺以上)与侧墙(至少要有0.5公尺以上)。第二个条件是将二个音箱与聆听位置画成一个正三角形。第三个条件是二音箱的向内投射角度也要45度或更多。第四个条件是这个正三角形可大可小。房间小、后级功率不大时正方形小些;房间大、后级功率大时正三角形就可扩大些。

效果:这就是俗称的近音场听法。它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四面墙反射音对音箱直接音的过度干扰,因此而得到很好的定位感以及宽深的音场。这是能够听到多、直接、清楚细节的摆法。许多评论员在评音响时喜用此法。

三、三一七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三分之一长度处(一),二音箱之间的间隔为房间

三分之二长度的0.7倍(七)。音箱要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不过没有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例如1:1.25:1.6或1:1.6:2.5)的空间,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四、三三一比例法

摆法:将房间长度均分为三等分(三),宽度也均分为三等分(三),音箱摆在长度与宽度的等分交点上(一)。音箱可以有略微的向内投射角度,甚至不需要向内投射亦可,聆听位置不可贴靠后墙。

效果:此法亦用于尺寸较大、比例均匀的空间。它与「三一七比例法」的精神是一致的,与「三一七比例法」不同的是二音箱之间的间隔较窄。此法亦可得到平衡的声音与宽深的音场。

五、长后墙摆法

摆法: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一般玩音响的经验,都会以短边为音箱的后墙。但这个“长后墙摆法”却反其道而行,把长边为音箱后墙。音箱要离开後墙起码要1米以上,而音箱与侧墙的距离起码要半米以上。两个音箱之间的距离与聆听者的位置画等成一个正三角形,两个音箱的向内拗投射角度也要起码45度以上。聆听位置不可贴墙,至少要留一米的距离。

效果:如果你觉得你的音响系统中、低频的量感不够,那么你可以试一下现在介绍的这个“音箱长边后墙摆法”。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摆法对声音有得有失,虽然中、低频的量感增强了,但声音的音场已经深度都会变差了一点,所以要在这之间得到一个平衡的话,就要靠你慢慢运动距离来玩啦。

  • 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甲类功放(又称A类)、乙类功放(又称B类)、甲乙类功放(又称AB类)和丁类(又称D类)。甲类功放是指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内(正弦波的正负两个半周),放大器的任何功率输出元件都不会出现电流截止(即停止输出)的
  • 重复性好数字音响设备经多次复印和重放, 声音质量不会劣化。传统的模拟盒式磁带录音, 每复录一次,磁带所录的噪声都要增加,致使每次复录要降低信噪比约3 dB,子带不如母带, 孙带不如子带, 音质逐次劣化。按功放中功放管的导电方式不同,可以分为
  • 使用范围介质共振混合音响使用范围也很广泛,可以与手机、MP3-5、笔记本、台式电脑、游戏机、移动DVD等个人设备搭配使用,家庭及个人扩音设备使用。特别是配备了锂电池的,既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拿到户外使用,像鹏逸音响几乎都是配备了锂电池,单放
  • 功放的作用就是把来自音源或前级放大器的弱信号放大,推动音箱放声。一套良好的音响系统功放的作用功不可没。功放,是各类音响器材中的一个家族,其作用主要是将音源器材输入的较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电流去推动扬声器进行声音的重放。由于考虑功
  • 音响系统很重要的一样设备是音箱,音箱一般由喇叭单元和箱体组成。喇叭单元作为发声的部件,箱体做为喇叭单元的补充起到修正声音的作用。喇叭单元的发声原理是一种电能转换成声音的一种转换,当不同的电子能量传至线圈时,线圈产生一种能量与磁铁的磁场互动,
  • 信噪比高数字音响记录形式是二进制码, 重放时只需判断“0”或“1”。因此, 记录媒介的噪声对重放信号的信噪比几乎没有影响。而模拟音响记录形式是连续的声音信号,在录放过程中会受到诸如磁带噪声的影响,要叠加在声音信号上而使音质变差,尽管在模拟音
  • 失真度低在模拟音响录放过程中, 磁头的非线性会引入失真, 为此须采取交流偏磁录音等措施, 但失真仍然存在。而在数字音响中,磁头只工作在磁饱或无磁两种状态,表示1 或0, 对磁头没有线性要求。移频功放除了普通功放的放大信号驱动扬声器扩声的功能
  • 抖晃率小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作用, 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必要求像模拟记录中那样的精密机械系统。适应性强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 各种处理都可作为数值运算来进行, 并可不改变硬件, 仅用软件操作, 便于
  • 提到音响系统,我们当然首先会想到调音台,调音台,会有很多种形容法,贴切的莫过于把调音台比喻成一个音响系统的心脏了,这个心脏血液循环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形象来说调音台就像一个大的水处理池,我们把多种音源信号像流水一样输入进这个大
  • XLR:而低阻通常用XLR卡侬接头作平衡输入,现在大部分的有线话筒通常都要用低阻插口与调音台连接。 RCA:如果有的调音台带有TAPE录音输入,那通常是采用RCA莲花接头进行连接。开机保护灯亮 故障排除:首先用表测量喇叭群是否有短路,电阻是
  • 介质共振混合音响发声原理介质共振混合音响刚好就是这二者的结合体,采用振动音响的振动介质传声则刚好解决了普通音响低音不足且体积过大的问题,而结合普通音响喇叭发声则就很好的解决了振动音响无高音,离不开振动介质的缺陷,可以说介质共振混合音响还是很
  • 提到音响系统,我们当然首先会想到调音台,调音台,会有很多种形容法,贴切的莫过于把调音台比喻成一个音响系统的心脏了,这个心脏血液循环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形象来说调音台就像一个大的水处理池,我们把多种音源信号像流水一样输入进这个大
  • 功率放大器输出时无声音输出 故障排除:检查喇叭单元是正常,如接线端子有无接触不良而造成烧焦,如果是接线端子烧黑,即清理而保证接触正常,拧紧固螺丝。音响功放里发出嗡嗡声音 这种嗡嗡声通常是来自功放内部的电源变压器。其原因主要是由220V交流电
  • 提到音响系统,我们当然首先会想到调音台,调音台,会有很多种形容法,贴切的莫过于把调音台比喻成一个音响系统的心脏了,这个心脏血液循环的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形象来说调音台就像一个大的水处理池,我们把多种音源信号像流水一样输入进这个大
  • TRS:高阻输入部分通常要用6.35cm TRS立体声接头作平衡输入,尽量不要用6.35 TS单音(声)接头作非平衡输入,而现在我们用的大部分音源播放设备如:CD、VCD、DVD、MD、MP3等以及大部分乐器的输出信号通常都是高阻信号。调音
  • 抖晃率小数字音响重放系统由于时基校正电路作用, 旋转系统,驱动系统的不稳不会引起抖晃,因而不必要求像模拟记录中那样的精密机械系统。适应性强数字音响所记录的是二进制码, 各种处理都可作为数值运算来进行, 并可不改变硬件, 仅用软件操作, 便于
  • 调音台常见自身故障: 1.音量推子接触不好,工作时声音断断续续。   2.通道输入端口故障,比如以前老式的百威调音台的XLR卡侬输入端口很容易“连根拔起  3.控制系统紊乱 调音台的故障无非是输入部分、输出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等, 一般
  • 万用表测量法:在检修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经确定了故障所发生的部位,我们可以使用万用表对发生故障的电路与器件进行电流电压测试。万用表测量法一般有三种具体实施方法:电压测量法、电阻测量法和电流测量法。电压测量法通过检查计算电源的输入电压及各种电子
  • 信噪比所谓信噪比是指音响系统对音源软件的重放声与整个系统产生的新的噪声的比值,其噪声主要有热噪声、交流噪声、机械噪声等等。一般检测此项指标以重放信号的额定输出功率与无信号输入时系统噪声输出功率的对数比值分贝(dB)来表示。一般音响系统的信噪
  • TRS:高阻输入部分通常要用6.35cm TRS立体声接头作平衡输入,尽量不要用6.35 TS单音(声)接头作非平衡输入,而现在我们用的大部分音源播放设备如:CD、VCD、DVD、MD、MP3等以及大部分乐器的输出信号通常都是高阻信号。XL

被浏览过 5317637 次    版权所有:上海影视功放音响维修网(ID:10129527) 周能亮

14

回到顶部